腳踏實地的「在地農夫」

腳踏實地的「在地農夫」

阿古力-腳踏實地的在地農夫

張芷宜 53歲

農夫資歷:30年

耕作項目:芝麻、稻米、花生、玉米筍

 

自20多歲以來與丈夫相識結婚後,就在從事代耕工作的張芷宜,除了幫別人耕作之外,自己也有幾塊小田地,在代耕之餘種種芝麻、稻米、花生等自己喜愛的作物。
結束一天農忙之後坐在田埂旁看著盛開的芝麻花,是讓芷宜最放鬆的事情。

 

從工地走到農地
年紀正值壯年農夫的芷宜,原本與丈夫一同投入水土行業,但那時遇到經濟大蕭條,建築的生意受到很大的影響。而可靠的丈夫自小就在田裡幫忙耕作,便有了幫忙代耕來兼差的想法,於是就夫妻兩人就於工地及田地間往返奔波,後來就決定專職做農夫。有了深厚種植經驗的芷宜原本使用慣行農法多年,因幾年前的一個因緣際會開始轉作友善農業…

 

成為真正的「在地農夫」
當時因為雲林科技大學的一群學生正在推行在地農業行銷的活動,尋覓之下就找到了芷宜。單純可愛的學生們遇上了雲林在地的小農,兩方相談甚歡,芷宜決定幫忙種植出友善農法的花生,這群學生負責行銷及推廣,一同創立了「好土生活」。

在與學生們合作兩年後,就開始實行有機農法。而當雲科大學生們畢業後,「好土生活」也就到了尾聲,此時跟學生們學習有了點行銷概念的芷宜,選擇自立門戶,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在地農夫-花芝稻」。

 

「不相信」到「成興趣」
芷宜及丈夫倆原本對有機農法沒有什麼信心,隨著種植的經驗增加,逐漸對有機農法升起興趣。但有機農法需要的人力、技術門檻跟傳統慣行是天差地別,而人力只有夫妻兩人,需要開創出最有效率的耕作方式。夫妻倆便開始嘗試各種耕作方式、參觀其他有機農場,甚至是報名雲林科技大學的農業課程。

逐步探索及測試的過程,提升了芷宜跟丈夫的農業技術,在轉作有機的過程裡面,原本沒有蟲鳴鳥叫的田區,卻因不噴灑農藥、化肥而漸漸地熱鬧了起來。

當技術層面的困難被解決、耕作的品質提升,再來就是想辦法提升產量

阿古力-腳踏實地的在地農夫

▲鳥媽媽在玉米筍田區築巢

▲已經孵化的鳥寶寶,還有四個弟弟妹妹!

地上長出來的答案
想做有機的農友們都存在著「有機轉型期」農作物賣不出去、沒有收入的風險。

芷宜在田埂旁看著芝麻花思索著:「慣行會傷害土地」與「有機可能會賠錢」的兩條路不知如何選擇,雖是一串串生長,卻一朵朵陸續盛開,突然浮現一個最完美的做法!那就是規劃將自己的農田逐步轉作有機,用來避免慣行到有機之間的「轉型期」會沒有收入的狀況。

阿古力-腳踏實地的在地農夫

▲一串串的芝麻花

好事成雙的契作
而轉型期的作物,是有機農法栽種但面臨沒有人要的狀況,直接放棄掉就太可惜了,於是芷宜就四處尋找能夠合作幫忙銷售的對象。
丈夫在代耕時聽到農友相傳有家在地廠商支持小農做有機、契作白米,順藤摸瓜之下找到了阿古力社會企業,促成了雙方契作的美事。

解決這些米的銷路,芷宜與丈夫能夠更放心耕作,全力拓展自己的農場,當個快樂又實在的在地農夫!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