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財團法人豐泰文教基金會於2016年獨資成立,以推廣永續農業、促進食品安全、提升有機農業產值為目標,整合在地有機、友善農友,協助小農生產與銷售,喜愛自然、重視健康。
我們的心願是持續擴大有機栽培面積,使農田恢復生態多樣性,取代物種單調倚賴化肥及農藥的慣行農業。
據農委會農糧署統計,全國有機種植面積約7,644.7公頃,雲林縣約368.7公頃,佔比僅約4.82%,雲林縣屬全國農業大縣,每年產量為全國前三大縣市,但有機栽培的環境與理念需要更多的投入,我們秉著以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的精神,從在地雲林出發,持續建立值得投入的永續農業,盼能透過推動有機、友善農業能更多人願意加入。
我們主要推動下列五項工作:
1.有機契作生產:
阿古力透過契作方式扶植在地有機友善小農,我們依科學檢測方法製訂標準,除了日常巡視田間,協助小農落實田間管理外,每次作物採收前皆逐批採樣檢測,並要求採收時必須由阿古力人員現場全程監督,以確保食材安全,為消費者安全把關。
累計至2022年,契作面積達117公頃,項目已有有機米、有機黑豆、有機黃豆、有機花生、有機蘿蔔..等。
2.團膳有機食材供應:
透過推廣,讓更多企業認同我們的理念,在企業秉持讓所屬員工吃得健康並同時保護環境宗旨下,企業逐步提高團膳有機食材比例。2022年,阿古力供應企業團膳,已達有機米約28公噸、有機截切蔬菜約65公噸,產地均來自在地有機友善作物,縮短了食物的里程,同時達到減碳。
此外,透過有機截切蔬菜產線加工,每日從產地採收到專業配送,廚房料理更加方便又安全,亦可依菜單需求指定截切樣式,而蔬菜廢棄物則回收於產地進行肥料製作,減少廢棄垃圾,達到善性循環。
3.食品加工販賣:
將契作收成的作物進行加工,製作出以雲林在地化為特色的產品,每項產品除了秉持原料天然、安全的原則,從產地採收前的檢測到加工廠的監製,仔細管控各項作業,對製程每一個環節要求衛生把關與品質的確認。
至 2022年, 持續推展出有機油清及油膏醬油、有機薄鹽醬油、有機黑豆水、有機糙米、黑米、香米、有機高纖胚芽米糠麩、雲林小農花生湯、雲林小農百香果凍、日曬蘿蔔乾、香酥黑豆、葡萄 & 梅子兩種口味燒酌、黑芝麻&黑米兩種口味黑豆漿、黑米&糙米兩種口味海苔燒脆片… 等,經由開發不同有機原材料轉換的加工食品,增加產品豐富性,滿足消費者需求,進而幫助小農找到更多銷售出口。
4.食農教育:
為提升民眾對有機友善農業的認識,我們與豐泰文教基金會合作,致力於「食農教育」推廣,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讓民眾了解日常飲食、環境與農業間密不可分的連結,進一步促使民眾重視自身健康並關注農業及環境的永續發展。
為鼓勵更多人了解有機友善農業耕作過程及其對環境、健康的影響,以逐步轉變民眾對慣行農業的觀念和想法,進而認同有機友善農業對環境土地及人類的重要性,2022年共辦理2 場「友善糧田、好食農村- 有機友善知多少 ?」農業講座;2 場「你的餐桌你掌握」、「他們的餐桌你掌握」消費者與生產者交流講座及7 場互動式食農推廣活動,並在綠園區旁設立 20 區開心農場,讓社區居民實際參與體驗有機友善耕作。
與此同時,有感於教育需從小扎根,我們也前進校園開辦「食農教育講座」,邀請三位推動食農教育有成的老師分享實務經驗給在地13 所學校老師,闡述食農教育推廣成功之道;在學童課程安排部分,為了讓孩童們對農業有更多體驗,2022年度與光復國小及豐泰幼兒園合作,透過一系列多元的食農教育課程,啟發孩童對於植物及環境的好奇心與探索樂趣。
5.社會公益:
「粒粒心意、傳達愛益」
財團法人豐泰文教基金會有感於受疫情延燒影響,弱勢團體資源銳減,本於「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邀請社會大眾攜手為弱勢族群帶來溫暖與希望,於2022年擴大推展「粒粒心意、傳達愛益 ; 您捐款1元,豐泰文教基金會同步捐款1元」齊心做公益勸募活動。
活動中所募得及基金會同步贊助的善款,全數用於購買阿古力與在地有機小農契作的有機友善白米,捐贈給縣內弱勢族群及偏鄉地區小學。豐泰文教基金會及阿古力社會企業期望透過這樣的善意循環達到「幫助弱勢、保護環境、扶植小農」三項公益,傳遞我們的社會責任與公益使命。
支持有機!我們找的就是您:
如果您有以上需求,歡迎來電:05-633-7510,或者來信:hello@agric.tw,期待接到您的來訊!
媒體報導&獲獎紀錄:
雲林小農花生湯12入-2020雲林良品伴手禮禮讚獎
耘香好米白米2公斤、有機小農醬油清420ml-2020雲林滷肉飯節「民間高手組-最佳人氣獎」
有機青仁黑豆水-2019雲林良品伴手禮禮讚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