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栽培跟害蟲SayOut

「研究報導指出,氣候溫度上升將造成害蟲大量蠶食農作物。」

而在全球氣候暖化逐漸加重的情形之下,永續農業的發展對於人類的未來更是必須且重要的課題。

有機農業的目的是要適當保護有益昆蟲以及各種天敵動物和微生物族群,利用生物間相抗衡的功能牽制害蟲的繁衍,以達到自然生態平衡,使作物不受到嚴重傷害。其防治方式約可分為栽培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與自然農藥防治等四種。有機栽培強調「預防」勝於「治療」。栽種過程中最令人困擾的無非就是惱人的蟲蟲危機。本場講座特別邀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的段淑人教授,來為大家解開煩人的害蟲問題。

▲段淑人教授/有機農業推動中心執行長

 

原本生硬的理論講座,段教授卻能用生動有趣的案例及方式,來教導農友們該如何對症處置這些蟲子們,又不會危害我們的自然環境。首先當然要先認識敵人,摸透了蟲子們的底細才有辦法知道怎麼一舉殲滅他們。講座當日老師也帶來了許多防治資材,有物理性質的抓捕工具、也有害蟲的生物天敵等等。

▲各式各樣防治資材

 

每種昆蟲都有其特有的生活習慣與生長特性,像是喜歡住在土縫的斜紋夜盜蛾幼蟲,在黃昏開始出沒,常常一夜之間菜就消失無影無蹤,小農打趣地說:「隔天發現還以為自己沒有種~」;或是能夠孤雌生殖的蚜蟲及雌雄同體的介殼蟲,產卵的速度及數量更是來不及消滅它們。病蟲害資料庫 

▲甘藷龜金花蟲|以番薯葉片為食

 

|無所不在的蟲子大軍

老師更提到除了誘殺防治之外,當植株受到病菌或是害蟲的危害,必須馬上做移除,因為有的小農會直接將這些壞掉的蔬果丟棄在正常的植栽周圍,或是掩埋進田裡,當作有機綠肥一舉數得,但殊不知這些蟲子大軍們或是病菌便會迅速地蔓延到整個田區,最後付之一炬,得不償失。因此,務必有效的移除這些罹病或受蟲為害的植株,才能達到更良好的防治效果。植物保護資訊系統

▲中改式誘蟲器|防治對象:斜紋夜蛾、甜菜夜蛾

 

有機耕作是條辛苦的道路,但卻是一條可以走得長遠的路。

我們應該以生態平衡為重心,使用自然友善的耕作方式來減少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影響,減少過量農藥化肥的施用,保護有益昆蟲及各種天敵動物和微生物族群,利用生物間相抗衡的功能,進而抑制害蟲的繁衍,以達到自然生態平衡,創造永續的農業生態系統。

▲有機栽培的路我們一起走

|提高防治效果的方式

  1. 加強田間管理
  2. 去除生病的植株或病果
  3. 移除受蟲為害的枝幹或果粒
  4. 同區域內採共同防治
  5. 注意綠肥害蟲或休耕田地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