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盛事·食農殿堂|自家莊園-廖竑亮
「自家莊園」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樣,愜意自在。
有陽光的灑脫,有溫度的故事,有生命的農場,廖竑亮夫婦照顧了這片土地上的生命,也找回曾經的味覺記憶-梨仔瓜。
2011年,竑亮帶著小希一同回到雲林,是決心也是冒險。雖然兩人都不是農業本科,但對於這片土地的情感遠遠超過住在都市的我們,更努力的改變老一輩的刻版印象,加入無毒友善耕作,為自己,也為環境而努力前進。
「23元的存款簿」
每一次的失敗都是成長的養分。返鄉那年,堅持使用無毒耕作的方式種植了黑柿大番茄,還被附近鄰居笑傻,雖然第一次的收成從原本預計的3,500顆到最後只收成了1,200顆,但竑亮說他還是小心翼翼地呵護著這些番茄,並裝箱送到了台北果菜市場進行銷售拍賣。等待了幾天,在刷下農會簿子的那一刻,他還反覆刷了幾次存款簿確認,3大箱的無毒黑柿大番茄卻僅換得了「23」元的數字,連一個紙箱的錢都不夠用。
堅持無毒友善的生產方式並沒有錯,那錯在了哪裡?
錯在這樣的生產方式對這片土地產生的良善價值並未被消費者所看見。
「找回瓜的氣味」
走訪一趟自家莊園,農場裡有好多種瓜,不同種類的瓜甜度不同,風味也不同,記憶中的香氣滋味更不盡相同。曾經有一種瓜叫做梨仔瓜,是4、5年級生的兒時回憶,也撫育了過去60年代許多農家孩子們的教育成長。
梨仔瓜過去產於雲林二崙、崙背一帶,在一期稻作收割後,農家們會在一二期的稻作中間(約莫暑假)耕作梨仔瓜,因其生長快速,便成為籌措孩子下半年學費的經濟來源。但農業改良之下,其他瓜類的甜度更高,也讓梨仔瓜逐漸消失在臺灣的農村社會中。
因此竑亮希望種回過去那外表金黃、果肉白晰的梨仔瓜,記憶中那散發獨特的淡雅香氣與風味的瓜,並以「一株一果」的網室栽培方式,提升既有的瓜果品質,找回梨仔瓜的過去與人們的回憶,更賦予它新的價值與生命。
「在料理中品味文學」
位於雲林虎尾阿義廚房的文學廚師-蘇量義,訴說著二十四節氣的季節變化,暢談著料理中的文學涵養,不管是吃起來或是聽起來都是那麼的令人津津有味,更加耐人尋味。
轉譯料理有很多種方式,無論是烹煮方式的不同、料理擺盤或是食材本身。每一本文學都有它想傳達的意義,每一道料理也會有廚師想呈現的心境與故事。當我們吃對了一道料理就像讀懂了一本書,那種豁然開朗發自內心的肯定與贊同,即使是簡單的梨仔瓜蔬果沙拉,也像是在閱讀文學般的學習料理與體悟人生。
「養地又養生」
我們總在盛夏中享受那瓜果的美味,卻未曾了解那陽光、土地及節氣所帶來的季節變化。
許裕堂中醫師說著自然節氣的運行,從農曆四月的立夏,再到農曆六月的大暑,節氣的改變引領著不同作物適應生長,而配合季節,順應節氣來養生,對人體的健康有極大的助益。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因應節氣來飲食,便是展現其先人的智慧。跟著季節而食,跟著土地而生,更能回應在地,發現家鄉的好滋味喔!
「在地食材‧美味料理」
每道料理拆解成每樣作物,才能發現其純粹的美好滋味,但當其放在一起成為一道料理,卻能展現每道料理全新的形象與風味。阿義廚師說每道料理都有它的故事,參雜著土地的情感,隱匿著農民的甘苦,有了故事成為佐料,讓這道料理多了份文化味蕾。
從挑選食材下手,選用在地,維持農地的生產力,選擇友善,照看土地的生命,讓食物變得更加健康,每一次的料理都將變得獨特而永續。